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5 阅读数:242人阅读
来自网友:清新明月影的回答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本是绛珠仙家草,

为报深恩入凡间。

兰资慧质玲珑心,

看破人间世情险。

本是博学榜首客,

寄人篱下心熬煎。

痴心一片待宝玉,

奈何君旁多莺燕。

本是雅洁忠贞女,

心系一人无他愿。

时时倾撒相思泪,

痴嗔呆傻见天真。

至纯至善玲珑性,

可叹浊世压清新,

伤春悲秋葬落花,

喋血红楼枉断魂。




来自网友:一抒己见的回答

黛玉葬花是绝笔,提到葬花,一定会想到黛玉,这是妙笔。如果别的作品再出现某某葬花,这就是败笔,这样写的作者也高明不到哪里去。第一个人这样写是天才,第二个人这样写是人才,第三个这样写的人就是蠢才。就是这个道理。


黛玉葬花并不是闲得慌。至于为什么葬花,愚见如下:

1.黛玉生性善良,心思细腻。花朝节里,别的姐妹兴高采烈地赏花游玩,百花盛开的春日,落英缤纷不稀奇,黛玉怜惜花儿,收集落花,把它们装在绢袋里,用土埋上,落个干净。



2.自古女子伤春,男子悲秋。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时光易逝,日复一日,恐年华老去是每个女子都会忧心的事。即使是残花,也要让它们活得漂亮,去得清白。



3.黛玉体弱多病,又寄人篱下,每每想到自己的处境便黯然泪下。感时花溅泪,由己及花,不免视花为知己,花儿在黛玉眼里是有生命的,将自己的愁思寄托在花上。花从开到谢,不过白驹过隙。花儿美好又脆弱,自己宛如花儿般的命运。红颜易老,昙花一现,自己究竟何去何从。黛玉让花儿干净地去,其实也表达了她万一有一天,也要清清白白得活着,干干净净得去。



4.黛玉葬花的原因及心情,《葬花词》就体现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儿相比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花儿落下有我怜惜,有我安葬。至于如花般命运的自己,他日又有谁会在意呢?一曲葬花词道尽了黛玉的迷茫、无助和凄楚。



5.黛玉的心头之事便是宝哥哥,但他们两个的姻缘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自己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人为自己做主,不免悲从心生。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来自网友:晓霞181558838的回答


林黛玉葬花一共有两次?

林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在小时候,黛玉在葬花的时候碰到了宝玉,爱情从那个时候渐渐发芽。也奠定了两人的感情基础,这次是欢乐的,开心的!!!

第二次是林黛玉要去找贾宝玉,却被宝玉的丫鬟(晴雯)拒之门外。因为那个时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其实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整天因为小事而吵架,因为感情的威胁者伤心难过。林黛玉为何怨恨贾宝玉呢?因为黛玉看到屋内的宝玉和宝钗的嬉笑(也许这个也是直接原因吧)?

还有当时整个大观园里的环境,林黛玉所处的家庭地位,等等。这一切都让林黛玉缺乏安全感,太伤感。这就有了第二次葬花,和《葬花吟》!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用葬花来表达自己,“悲观消极”的感情!!
“欢迎阅读本文欢迎点评”(图片源于网络)


来自网友:自由的喜鹊m5的回答

自哀自怜!


来自网友:初升的太阳的回答



林黛玉借葬花之举,说明自己把自己“葬”送了。

来姨妈家居住主要是想与贾宝玉喜结连理,结果遭到老祖宗的反对,无奈只能以葬花形式说明自己已一无有,前途暗淡,空悲切。


来自网友:荷唯洛之恋的回答

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这是我去翻原文,第一次描写黛玉葬花,黛玉为什么要葬花?因为她惜花啊,只是她惜花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而已。她葬花的初衷,就在上文写的很清楚明确了。宝玉也惜花,他惜花是怎样的?免了花儿被人践踏,所以全撂在清水里,因为他认为水是清洁干净的。而我惜花,就是留它在自然界,自然绽放,自然凋零,因为化做春泥更护花嘛!所以,葬花是黛玉的性格使然。

葬花的描写,是为了写黛玉对于花的怜惜,也是对美的事物的态度,她尊重,欣赏,更悲悯,所以做出了葬花的举动,不也是有人说了一个歇后语嘛“黛玉葬花——闲的慌。”只是我想说,说出这样话的人,根本就没看《红楼梦》,也不理解黛玉。因为黛玉对于生命的认识,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所以她选择了葬花。

而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葬花吟》除了是对黛玉葬花的一个注脚之外,它更是对黛玉命运的写照,是对黛玉在贾府的青春流逝,飘零无依的身世的感叹。她生活在贾府,锦衣玉食,却也因为过度的敏感,而最终病逝。她的生命如花娇艳,又如花脆弱,而又短暂。《葬花吟》更是一切女子悲剧的写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作者用她的手葬花,是期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被美好而又温柔的心对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葬花,是下意识的,是自己对于花的爱惜,也是她对于生命的态度,“质本洁来还洁去。”因为她以花喻人,她把花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等同并且敬畏,如果她不是那么敏感,那么痴,她还是我们的林妹妹吗?唯有如此纯真,才叫人永远为她叹息。


来自网友:永德492的回答

曹雪琴笔下的林黛玉葬花,是用似人化的写法,怜惜花落而葬花,怜惜自己内心❤️而何妨?[伤心][伤心][伤心]


来自网友:家住金陵的回答

黛玉为什么葬花,我们来读读《葬花吟》,有没有感觉黛玉是提前在葬自己?

通篇,黛玉都在感慨自己的身世。红绡香断有谁怜?黛玉不也是寄人篱下无人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而自己这一年一年累积的情绪,慢慢地就成了郁结,结在心中。她又不能像现代女子,可以随便出走,放任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空有满腔情意,只化作一腔愁绪。

这样的黛玉,感慨自己身世的同时,也为自己不确定的未来犯愁和担忧。没有父母替她作主,她自己又不能替自己作主,假如是你,换位思考,身处那样的境地,是不是也如浮萍一般飘浮不定,没有落下根来。此情此景,不要说是本来就多愁善感 的林妹妹,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凭添许多的愁绪的。

所以,当黛玉见到那些飘零的花瓣,感觉它们就像是将来的自己。好了好地葬了它们,给它们一个归宿,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当有一天,黛玉也这样去了,也这么葬她吧。所以,黛玉临终留言要回苏州去,好歹自己的身子是干净的,必须要回去。也是要兑现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话。


来自网友:黄有银1的回答

谢谢头条小秘书邀请!

1979年,曾十年绝迹的古装越剧"红楼梦"恢复上映。

林黛玉(王文娟饰)如诉如泣,荡人心肺,凄美哀婉演唱,震撼着一代人的心。

至今人们仍无法忘记她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尤其是葬花唱段,不管当初或现在,谁都会哼哼几句。

"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数过恰恰三百六十字,是偶然还是曹公独具匠心的深意。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鸟魂花魂总难留,鸟自无言总自羞,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林黛玉临对园中累累满枝的繁花,触景生情,花虽娇媚迷人,须臾即凋零,林黛玉没有欣赏花儿美,花儿香的心情,联想自己孑然一身,没兄弟姐妹,也没闺蜜知音,天高地厚,前景茫茫,唯宝玉为终身寄托,然木石姻缘遭排挤,使她渐感周围冷漠弥漫,更别说知冷知热的心,势利凸现,世态炎凉彰显,折磨着迎那颗多愁善感的心,感叹自己纯净如玉,像花儿一样一尘不染,但来日终将萎蔫,像花儿般凋谢化作尘,"他年葬侬知是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向来暇瑜不掩,以本来面目示人的林黛玉,以葬花见证心灵心迹,抒发喧泄心中情绪,爱花,怜花惜花葬花也犹见真挚善良底心,呈现意境凄凉及高雅情怀!


来自网友:有书共读的回答

有书君一直觉得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美的篇章。

“质本洁来还洁去”,葬花这个只有痴人才有的行为,其实也可看作是黛玉对青春、对自己的哀悼。

黛玉和宝钗不同,宝钗还有母亲和哥哥可以依傍。黛玉是一个孤女,寄居在贾府,虽有外祖母疼惜,但她总是有着寄人篱下的敏感、凄凉和小心翼翼。

在那个青春飞扬的韶华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憧憬和向往。黛玉也一样,她在最好的年华里,最明媚的青春里,邂逅了宝玉。

一见如故,性情相投,引为知己。

但这样一个先天病歪歪,又无母族依傍的孤女,怎会是贾府长辈心中的良配。

黛玉心思玲珑,聪敏异常,从贾母的态度中,黛玉渐渐看明白了,她和宝玉没有将来。

看着花儿随风洒落,刚才还开得正艳的花朵,转瞬就凋落、飘零,青春原来也如此短暂,凋零的花儿在地上任人践。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正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宝玉将洒落的花瓣兜着撂池塘里,免其被践踏,这是他惜花的方法。

黛玉却另有想法,她觉得外面的世界是肮脏的,看着这水干净,流出去,被外面脏的、臭的、混的污染,仍旧把花糟蹋了,所以她将花扫在绢袋里,埋在大观园的花冢里,随土而化。

黛玉的性格里有一种洁癖,她怜惜这花,想保有这花的洁净,就如她想保有自己的洁净一样。

她在《葬花吟》中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现今花落有她来怜,由她来葬,未来她“魂销香断”时有谁来怜,由谁来葬。

此时的黛玉表面在葬花,内心却有一种绝望,一方面哀悼她随风而逝的青春,如此短暂;另一方面哀悼她的命运,也终有凋零的那一天。

《红楼梦》中,后来黛玉死在了大观园,葬花这个章节里仿佛也有一种影射:

黛玉长于大观园,她认为这里是干净的,外面的世界太过肮脏,她不愿意出去,不愿意妥协,她的归宿就在大观园中,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拗。

黛玉的葬花,其实质是哀悼自己。她生命中一直有一种坚持,坚持一份洁净,正如她的诗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