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悟道后,为何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2 阅读数:62人阅读
来自网友:闻名得利的回答

理须顿悟,事须渐除


来自网友:小眼姜小六的回答

六祖在五祖那里呆了8个月,加起来总共就见了4次面,因为一个无相偈,决定传衣钵给他!

六祖在五祖讲解《金刚经》时大悟!临行前告诉他说:佛法难起,不要着急弘法!

六祖躲到猎人队,是因为五祖的有些弟子,不服气一个文盲得到祖师位,要夺回衣钵让神秀大师来做六祖!

其实六祖有几次都差点被这帮人所害,六祖也只能听从五祖的教诲隐藏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为了自身安全问题,

除了自己的师兄们的迫害,还有些江湖人士听说衣钵的事在抢夺。

2,证悟佛法,

在五祖那里他是开悟,只是理上的开悟,还没有时间证悟,证悟需要践行,亲自修行。在猎人队,这样就有机会释放被捕的猎物。释放猎物是其次的,关键的是练就教化人的功夫。

如果连依靠捕猎杀生维持生计的莽夫都能开化,还有什么不能教化的呢?

3,等待时机,

五祖临行前就告诉他不要着急弘法,因为禅宗到他这里才六祖,受众还很少,其实在十五年间神秀大师北渐法门给他打下信众的基础!

这才造就了后来很多人顿悟,有些人认为只要听六祖说法开示就能顿悟!

坛经有记载,那些大悟的在家人几乎没有,记录的大都是出家人,已经修行了很多年,卡在某个点上,六祖一点就开悟了!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开悟是一下子的不需要下功夫,这也是后来禅宗在中国盛行的原因。其实六祖说了,此法门为最上乘根性的人所说!现在想想几千年来才出了几个像六祖这样根性的人呢?

总结上面3点说明了六祖躲在猎人队伍里15年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回答? 赞同的话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谢谢!

不赞同欢迎评论指导,向你学习!



来自网友:大觉圆满的回答

就是说开悟见性后不是马上有神通法力的!见性后还是跟凡夫一样的,需要悟后起修,破五蕴后才能具足神通!六祖当时的处境很危险的!如果没有神通是不敢下山了!十年后六祖修得正果才下山弘法


来自网友:4949147318802浮云的回答

普通人也一样、契机未合、纵有通天才志、满腔热血也是途劳,信恒修善终得天机、天度有缘、天道有源。


来自网友:无名草2020的回答

祖师弘法度众生,
应有机缘相对应。
达摩西来度诸众,
又有几个目识丁?
累遭挫折处逆境,
险些丢了自性命!
无缘佛也难度人,
一切随缘才生成。


来自网友:实说历史的回答

据史料记载,六祖惠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13年,原籍河北高碑店。其父卢行韬,曾任唐太宗的监察御史,后因得罪朝廷而多次被贬,最后贬谪到岭南新兴县为百姓。惠能是父母老来得的独子,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出世三岁就死了父亲。“惠能”这个名字,野史传是他父亲请一个过门乞食的和尚给起的。父问和尚何以名为“惠能”?和尚说:“惠能者,即上惠下能也。上惠,以法惠众生;下能,能作佛事。”父亲即合掌致谢:“阿弥陀佛。”

一、六祖悟道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六祖初次开悟,是在卖柴时,闻客人诵《金刚经》而引发。

惠能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有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当时六祖到底悟到了什么呢?虽然六祖只是说“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再没有就开悟的内容和细节做进一步的展开说明,但是,从他后来到黄梅,与五祖的一番对话中,我们还是可以窥探出他当时的所悟。

惠能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六祖所悟,不仅是在理论上坚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更重要的是,他一刹那间已经安住在无分别心之般若观照当中了,即与自性的妙用——“本觉”相应了。“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一句,透露的正是这一消息。

2.第二个阶段

六祖悟道的第二个阶段,见于他针对神秀禅师所作的“菩提本无树”一偈。

神秀受五祖吩咐,苦心费力地作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不自信,趁夜静更深,偷偷地把它写在步廊的墙壁上。对神秀的偈子,五祖的反应是: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祖三更唤秀入堂,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两天后,六祖在槽厂舂米,见有一位童子在唱诵神秀的偈子,一听便知神秀“此偈未见本性”,于是央求童子带他来到廊壁前,也作了一首偈子,请人代书在神秀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阶段,六祖证悟到了什么呢?证悟到五蕴皆空,也就是说,执五蕴为实有的坚固妄想(属俱生我法二执)已经被打破了,俱生我法二执随灭,即不受尘境之污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虚空粉碎,大地平觉”。这是开悟的重关景象。

3.第三个阶段

  六祖悟道的第三个阶段,见于他听五祖讲《金刚经》时,一口气说出了“五个何期”。

  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说明六祖不仅证得了万法唯心所现并非实有的空性,同时还悟得自性之理体能生一切法、能摄一切法、能转一切法之全机大用,而并没有住在空寂的境界中。“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说明自性并不是空无一物的死寂,而是能生一切万法的宝藏,它能遍摄一切万法,能够自在地转一切万法而如如不动,能够自由地出入红尘,行化世间,即所谓的“入廛垂手”,此时,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菩提、轮回与解脱、生死与涅槃、佛与众生等二边分别彻底被打破了。这正是开悟的末后牢关景象。

至此,六祖所证,是真正的三谛圆融的自性佛。


二、六祖悟道后的六个生活境界

今依据《法宝坛经》,说明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境界:

1.侮辱不以为耻:慧能大师从广东到黄梅的时候,五祖弘忍才见到他,就讲了一句非常伤害他的话,五祖弘忍说“南方人是獦獠”,就是还没有开化的人,而慧能大师并不以为这是可耻。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这样的修养。

2.卑屈不以为贱: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的门下,在磨坊里推磨、舂米,所谓“腰石舂米”,即使脚受伤了,一样随众作务,任凭怎样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认为 *** 。因为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3.艰难不以为苦: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大师一生充满艰难困苦,到处被恶人追逐,魔难重重,就是隐居在猎人群里面,和猎人为伍,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也不以为苦。因为,悟道的人,苦不算甚么,你认为很卑贱的,在他认为很尊贵;你认为是可耻的,对悟道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以挂碍在心上。

4.恩宠不以为荣:“侮辱不以为耻,恩宠也不以为光荣”,六祖慧能大师在世的七十多年岁月里,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魔难,后半生则是倍受荣宠。例如,则天太后请他上朝,赐给他袈裟,请他到朝中供养,用黄金绣成袈裟、用黄金铸造的钵来供养他,乃至于讲经的经盖,都是用宝贝、珍珠串成的,每次赐给他绢布、绸缎,都是几百匹,甚至于国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国恩寺,六祖慧能大师也不以为荣宠;因为外在的荣宠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5.迫害不以为意:六祖慧能大师一生受到的迫害无数,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虽然命如悬丝,但他“为法忘躯”,不以被恶人迫害为意。

6.度众不以为烦:慧能大师一生说法、传法,他对真理无比的热情,从来不知道何谓灰心。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他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感到有一种责任感;悟道的人,他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求消灾、增福,甚至于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由他来担当。为什么?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三、六祖悟道后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是为了养道。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这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十三年,一个版本是十五年。“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后来到了曹溪,藏在曹溪的山里头,曹溪也属于大庾岭山脉。这些恶人为了害他,就放火烧山,惠能藏在一个石头缝里头,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里住不下去,他就到了四会县。现在四会县还恢复了一个六祖寺。
  当时惠能到了四会县,就避难在猎人的队伍当中,和打猎的人混在一起,总共经过了十五年。这期间,惠能经常在猎人队伍中随宜说法,看到那个有善心、有慧根的、讲道理的,就给他讲佛法。那些猎人看他这么善良,又比较弱小,他们下了夹,下了网,就让惠能守网。他守网的时候,见到还能够活过来的生命,就全部放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弄一点菜,煮在肉锅边上。因为明心见性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知道一切的生命,生生世世都为父母。他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惠能他不吃这些肉。就在肉锅边上煮菜吃。别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吃肉?”他说:“我光吃肉边的菜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吃肉边菜的来历。
  道是要靠心去悟的,悟了道以后就要去养道。惠能在猎人队伍当中十五年,就是在养道。在养道的过程当中也要变通。世间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千人千面千种心,各种民族、各种文化,一个悟道的人面对这非凡的世界要学会变通,六祖惠能在猎人队伍里没有说不吃饭,也没有说吃生菜,而是不吃肉,吃一点肉边菜我就可以养活活自己。这种在“不可尽取之处,取自己所能”,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夹缝里头求生存”。


来自网友:自在始于减法的回答

五祖弘忍大师独具慧眼传衣钵于六祖慧能,在当时完全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事实,从惠能大师的出生经历以及资历来说都不可能,一定会引发质疑和风波,而衣钵有时又象征着权利和利益,多少人在角逐,在争斗中会有伤害,慧能大师虽有慧根,但当时的社会根基太浅,不利于弘法。


来自网友:水灵173515282的回答

以六祖‘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的传播,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典型,而且是佛法的心髓,成道的关键。自达摩初祖航海东来,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其禅法的标志;五传至六祖惠能大师,一花五叶,心心相印。六祖以朴质简捷、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从而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他的流风余韵,影响深远,曾发展成为各具特征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宗派,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的系缚,获得解脱的喜悦。

六祖惠能大师广东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东),三岁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因闻客诵金刚经,心便开悟,投奔到五祖弘忍禅师门下,做舂米之类的粗活。在五祖选嗣法弟子的过程中,他道出了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悟境超异而继承了顿教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五祖并开示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之后,六祖为避人争夺衣钵,在猎人队中隐藏、保存了十五年,才削发为僧,开东山法门,高唱见性成佛的顿悟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体系,并发扬光大,历久不衰。徐恒志居士著《六祖坛经白话译义序-兼论六祖的禅宗思想体系》

所以六祖这个祖师不容易做,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要杀他,连他的徒弟(志彻)也要杀他。故大师得到法后,到猎人队中避难十五年。甚至在南华寺建立法坛之后,仍有外道公然要杀他,故大师跑到山上藏到石头里打坐,这块六祖大师的避难石,至今仍可在南华寺看到。

六祖从得法到后来出世说法,中间尚有十五年时间。实际上是六祖进一步护持、进修的阶段,把自己习气陶炼得净尽、圆融,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能在后来广传无上大囧琺,揭开了弘传千年的禅宗序幕。所以,六祖一到广州法性寺就能一鸣惊人,与印宗法师论《涅槃经》时,境界是那样纯熟高深,这决不是偶然的。


来自网友:九叶一枝花的回答

我们看六祖《坛经》,惠能在五祖弘忍处彻底悟道了,惠能的悟性通过那首著名的偈子完整地呈现出来,也和神秀的悟性高下立判,以至于道行高深的五祖毫不迟疑地将衣钵传给了恵能,从此禅宗在中土在五祖之后后继有人继续传承。

五祖认可惠能的智慧,别人就不认同不支持了,所以不但不配合,还要阻挡还要拆台,还要抢夺惠能的衣钵,还要诛杀他,那么这些恶人也就是未能真正悟道的人何以至此,为什么非要将惠能置之死地而后快呢?没别的原因,一是不理解惠能的道行智慧,二是人性中的嫉妒心理。

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之下,惠能避难猎人队伍中继续修行,他这时的隐姓埋名是非常聪明的,他这时还不能名正言顺地登坛讲法,他要黙黙地广积人脉,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承认,所以他经过十五年的隐藏才终于登坛讲法。


来自网友:飞飞猫说话的回答

主要五祖弘忍为了保护六祖惠能。
原因分析如下:
1.五祖选拔接班人的方法违反程序。五祖选拔人的方式是考试竞争法。五祖公开表示,大家都可以做偈,谁的偈子最好?就把衣钵传给他,也就是承认谁是六代传人。但是,惠能连头都没剃,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临时工,没有资格参加竞争,但是五祖慧眼识英雄,通过比较,他认为惠能才是最好的传承人,他如果公开这个结果,会遭到大家的反对,不仅帮不到惠能,甚至于会害了惠能,所以,他私下传了衣钵,偷偷送走惠能并要求惠能长期隐姓埋名,待时机成熟再出来传法。
2.故事也说明了五祖为了弘扬佛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由于他的慧眼识才,才选了惠能。实际上,佛法的兴盛,禅宗的创立,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是在六祖手上完成的,从此,佛教又多了一支,而且是最长久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