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2 阅读数:48人阅读
来自网友:sunjin6278的回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正处在文革时期,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形式还是一大二公的生产队,像工人上班一样,生产队员也是集体出工,集体收工,实行工分制。当然具体出工后怎样分工干活,那都是生产队长及早或临时分派的。那么下午收工后,夜里的农村人都是怎么过的呢?



那个时候我的年龄尚小,只模糊记得七十年代末的一些情况。农村人的夜生活,分农忙和农闲两个阶段。在农忙时节,麦收时,生产队夜里会组织生产队员连夜用打麦机打麦。打麦场上,一杆高高的木杆上,挂着一盏孤单的电灯,在漆黑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炸眼刺明;人们在尘土飞扬中奔忙着,欢声笑语也被隆隆的机声所掩盖,直到深夜散工,方恢复了夜的寂静。孩子们一般是不让傍边的,只能在场外观看跑玩。当然,麦收时节,生产队会专门派一些男劳力睡在麦地或打麦场,以看守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果实。

麦收过后,盛夏到来,夜里闲下来的人们,会三五成群地到村头或打麦场,相聚在一起或谈收成,或谈家事,或谈天南海北,或讲一些小故事,以此来打磨这漫漫炎热的长夜。那时候村里刚刚用上电,家家也就仅能用个电灯照明,没有电扇,更谈不上有空调了。闷热的房间,真的很难入睡,因此人们多拿着个蒲扇,到外面乘凉。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夜里蚊虫不是很多,住房里有了蚊子,也是用臭椿树叶点燃沤烟,以驱赶蚊虫。我们孩子则多从一种叫楝树的树上撇下一些楝叶拿在手里或放在身旁,楝叶有种臭味,蚊虫也就不再沾身了。



夏天也是蝉儿(我们这儿也叫majiliao)的天下,烈日炎炎,蝉声鼎沸。大人和孩子们一样,都有捉蝉儿的爱好,夜晚来临,我们就会到树木茂密的地方,用干树枝或麦秸点上一堆火。正当火光四下通明之际,我们就赶忙使劲摇晃周围的树木。树上的蝉儿受到惊吓,就鸣叫着扑楞楞地奔向火光,我们也就迅速向前捕捉,将捉住的蝉儿放到火中烤着吃。据说吃蝉殺食,但那时食物不足,吃着烤熟的蝉肉,香焦可口,多作解馋的美味儿了。

夏天也是雨水最丰沛的季节,几场大雨下来,池塘河洼尽是满满的。不少大人们难熬一天的酷暑,晚饭后就会到村边的芦苇塘,尽情地游泳戏耍。这时的我们因水性不熟,就只能在浅水处,看大人们的精彩表演了。

也许是屋内闷热难睡吧,那时候的人们都爱在屋外睡觉,有些男人们甚至到村头或打麦场上睡。在外面夜睡,夜风阵阵,确实很凉爽,同时还能欣赏满天的星斗。但是,晴朗的夜空,夜里却会降下很多的露水。每每第二天醒来,盖的被子、衣服、头发,都会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身体也不解乏;而且呢,夜晚在露天睡,还很不安全,蜈蚣、蛇、蚂蚁等虫子有时就会光顾,一旦蜈蚣、蚂蚁等虫子爬入人的耳朵,那就有 *** 烦了。尽管如此,小时候在外面的夜睡却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记。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夜里生产队会组织社员们到打麦场剥玉米。白天社员们将成熟的玉米棒全撇下来,运到打麦场。打麦场的玉米棒堆积如山,社员们就围坐在这小山周围,一边谈笑着,一边剥玉米棒。旁边也不断有人将剥下的玉米苞拉走去晾晒。据说玉米苞也可以和玉米杆一样喂生产队的牲口,用晾干的玉米苞也可拧编蒲团。最后小山消失了,就只剩下一堆堆金黄的玉米穗。当然,深夜下工,自然会有看场的在此过夜看守。

霜降以后,麦子播种完,棉花拔棵,红薯出尽,就差不多进入了农闲时节。这时的生产队,除了白天上工外,一般晚上很少加班。虽说当时是一大二公,不让私自做工挣钱,但家家分到的口粮食物有限,要想把生活过得宽绰些,私下还得凭些小手艺,做些小手艺小木工,卖个钱才行。我们那里每每到了冬日长夜,家家都编席、编褶子和席篓,编好了就存起来,等到周围村子上了 *** 日,就早早起来,偷偷挑上这些编好的东西赶集,以此多挣个额外的花费。正是“鸡升茅店月,路结板桥霜”。谁家多勤奋,多编织,谁家生活就相对宽裕些。至于那时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让私自做生意的事,虽然大队、生产队叫得很响,但大多是睁只眼,闭只眼,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除了夜里在家私自做些手艺活外,漫漫长夜,没有电影电视,甚至连个收音机都没有。不知为什么,那时候也没打麻将的,也可能那时人都没有什么钱的缘故吧。尤其是临近春节,冰天雪地之下,为了熬夜,不少人都爱聚在一起,围着火炉或点上一堆火,或讲讲故事,或打打牌。



孩子们则多是在大孩子的带领下,晚上多在一起做捉迷藏、玩打仗等的游戏。至今我尚对那时玩打仗记忆犹新,曾写下这样一首诗,以作怀念:

常忆少时夜欢,清气明月透寒;呼朋唤友饭后,村西苇塘戏玩;前观嘎子抗日,又看英雄雨来;如此冷月如昼,正好争战演练。塘东墙晒薯藤,腰带绑腿具材;塘中芦苇丰满,拗制枪械齐全;村西大路穿塘,杨树密密两排;玩伴齐集大路,正邪分作两派;正派尽伏两旁,邪派扮作敌顽;一声长笛呼哨,敌我苇枪激战;邪派跪地求饶,正派欢呼齐喊。星转斗移匆匆,不觉鬓发两白;沧沧风风雨雨,还觉儿时最快;把酒青天明月,醉梦纯真年代;恍然酒醒何处?一笑依旧地天。

有时几个人也会偷偷潜入牲口院的大麦秸垛周围,捉在麦秸垛中夜睡的小鸟,所捉的麻雀居多。有时捉住几个,就到村外的野地里,将沾了煤油的布条绑在小鸟腿上点燃,小鸟在惊慌惊吓之下,奋力奋飞,但终究是太沉重了,最后往往飞跑不远就被累死或烧死了。但当时在我们看来,那是相当开心有意思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物质生活困乏,农村人的夜生活自然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多彩,但在我每每回想起来,却总感到趣味无穷。那时候的人们似乎很少有攀富比富的情况,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大差不差,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人们的心理平衡,虽然困穷,只有春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馍和饺子,但个个却显得轻松没压力。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我当时年纪尚小,不了解大人们的为难之处吧。



来自网友:老李010109的回答

农村如城镇一样。晚上收工以后生产队组织,学毛选,搞忆苦思甜,抓阶级斗争。人们虽然很穷,但是,心情是愉快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来自网友:焕芹5的回答

多数推磨碾,

因为没有电,

姑娘们纺线,

夜校青年办,

白天生产队,

干活也分类,

饭菜鸡珍贵,

事少家庭聚,

有人会唱戏,

现在多富裕。


来自网友:金员力的回答

谢邀!

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没电啥也干不成,平时点个煤油灯用来吃晚饭、做针线活、写作业。最多就是乡亲们在正月聚聚会;一起念唱“宝卷",也算是个文化活动吧!不像现在,又是电视、又是手机的。😄


真是:

煤油灯下故事多,

老娘缝补针线活。

儿童写字做作业,

帽子烧洞发烧焦。


七十年代的我们由于没电,睡前除了母亲在煤油灯下、为一家人的穿戴缝缝补补、飞针走线外,就是我们爬在煤油灯下写字读书做作业了。炕桌很小;又要放灯又要写字,时不时的把额头上的头发给烧焦,[捂脸]这还算是好的。有时候写字竟然忘了头上帽子,戴着帽子写字,把帽子前面给烧个大洞,为这事没少受骂挨揍。[捂脸][捂脸][捂脸]


每年的正月熬上几天夜,搞个小文化夜生活;就是乡亲们去某一人家听听"卷"最多也就是熬到两三点就睡觉了。[笑哭]念唱"卷"的开篇唱词我还记着:

“某某"《卷名》呀宝卷才展开,

糖茶油饼子端过来。[大笑][大笑][大笑]

吃了喝了把谢说下,

明年继续到你的家。[偷笑][偷笑][偷笑]

过年了吗,家家都会备些油炸食品,家里来客人了要用油炸食品和糖茶来招待客人,所以念唱"卷“的人就用以上词句取取乐。因此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没电啥也干不成,平时点个煤油灯用来吃晚饭、做针线活、写作业。最多就是乡亲们在正月聚聚会;一起念唱“宝卷",也算是个文化活动吧!不像现在,又是电视、又是手机的。[祈祷][祈祷][祈祷]个人经历!


来自网友:辽 *** 立小桥的回答

很怀念那个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电脑的无网络时代。童年看世界真的很单纯,也是很美好,生活里的忧愁都在父母的肩上。记得那时候的农村夜晚经常爱停电,要是来电了,村里面都是一片欢呼,霎时间心里那叫一个敞亮。人们都笑呵呵的吹灯拔蜡,被灯烟熏黑的鼻孔,要是随手一擦嘴巴,就像花脸猫似的。

来电第一反应我就是从炕上跳下地,急忙打开电子管的收音机,一边收听广播节目,一边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白炽灯下看书对视力影响非常大,瓦数大小都不合适。有时候我非常羡慕个别的人家能用上日光灯管,非常保护视力。因为夜晚爱看书,我害了近视眼。那个时候老师留给的课外学习任务很少。

在灯下我的母亲总会忙个不完,那个年代可没有电饭锅,母亲给我们在大锅做一日三餐,就得吃完这顿准备下顿。因为吃的不是细粮,高粱米和玉米渣子都得提前泡透,还要花好长时间才能煮熟。在农村都有一个吃完晚饭爱串门子的习惯,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抽着烟笸箩里卷起的老旱烟,再喝上几杯浓茶,一通东拉西扯聊闲篇。

我母亲裹过脚,可她仍然推碾子拉磨。光是忙着一家六口的吃穿,妈妈不开夜车赶时间怎么能行?经常是我睡一觉醒来,妈妈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做针线活呢。那个年代太穷了,衣服鞋子都要自己做。给孩子做一双鞋子,你知道要花多大力气吗?难忘母亲在灯下撩开自己的大腿搓麻绳子,之后再用锥子纳鞋底子的情景。

能叫晚上妈妈不干活,那只有村里来热闹了。所谓的热闹,不是唱戏的,就是扭秧歌,说书的,要不就是村里来了电影队。要说看露天电影,不仅全村子的男女老少会倾巢出动,就是周边村的百姓也有的跟着追过来,人多得银幕的正反两面都会有观众。有时顶着小雨都舍不得走,大冬天冻得直劲儿跳脚,也要看个有头有尾。

现在农村的夜晚虽然是灯火通明了许多,但是显然没有以前那样热闹了,多子多福再也达不成广泛的共识了。晚上吃饱喝足不是玩电脑看电视,就是一人举个手机自我消遣。你看谁家的小媳妇儿还会在灯下做衣裳?懒得有时候电饭锅都不爱插,近郊的,手机轻轻一点就能叫来外卖。老辈子人没黑没白天,为生儿育女吃过的苦,没人接着继续尝下去了。


来自网友:GanPanDeng的回答

这是笔者的亲身经历。

六七十年代没有电,没有电视机,那时照明点柴油,还得靠供应,困难户买不起油只能摸黑。那时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大锅饭,农民不准外出挣钱,城里也没挣钱的工厂,因为集体永远缺劳力,在外工作的也要要回家种田,出工不出力,那时没有化肥,粮产量也很低,经济作物很少,一年下来有的生产队一天10工分值0.3至0.5元左右,当然好的地方肯定高一点。

晩上怎么过?其一,一月左右一个大队有一次电影,那么三五里路也要赶去看,附近加起来一般一月可看四五次,其二,生产队经常晚上开会,其三,生产队农忙时晚上加班,其四,夏天晚上在一起乘凉咵天,其五,有收音机的听广播,其六,女的做袜子做鞋底,那时没鞋卖,其七,忙私家事,其八,无事醒着睡,摸黑坐。


来自网友:人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的回答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那时普遍的人都是以生产队大集体为单位,都是做活计拿工分吃,那个时候的人社会落后思想守旧,那个时候的人心想不多奢望不高,那个时候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歇。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很少有黑白电视机,有14寸黑白电视机的家庭算是出人头地的人了,我记得朋友当时是供销社主任,全村只是他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晚上只允许我家的人和他家的人在一起看电视,信号还很不稳定,经常被终断看不成。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这样过的,有电视看的家庭晚上就看电视,没有电视看的家庭,劳累了一天晚上洗洗脚就去睡觉了,有的晚上还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看路天电影,有的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喝喝茶,有的看看书听听收音机,有的爱串门普白话的,晚上就去串门普白话了,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的晚上,基本上就是这样过的了。


来自网友:夏何方的回答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主要是睡觉,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过那时候的农村,晚上黑灯瞎火的,白天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早睡早起,睡得舒服。


来自网友:严德荣的回答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据我所知,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电视,也严禁打牌。农民晚上除了生产队开会学习、农忙打晚工,或者做些家务和搞点家庭小副业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但那时农村都有电影放映队,附近大的厂矿企业、驻军部队和大专院校,都定期的对外放映电影。每逢此日,农民们都早早叫孩子们带上凳子,先到放映地抢占好的观看位子,晚饭后什么事都不管,全家老小都东奔西跑,距离有七八里路,都要去看电影。六七十年代,各乡镇基本上都成立了业余文工团,每个村都有业余文艺宣传队。定期或不定期的,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短小精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等文艺节目。到所在村队向群众宣传 *** 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文艺节目。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那时,看电影和文艺宣传演出活动,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最大业余兴趣。除此,晚上有些人听听广播播放的戏剧歌曲、刘兰芳、王少堂等艺人演说评书。有些小青年请老人讲故事和喜闻趣事。还有些人串门拉家常,或聚在一起喝茶、抽烟、尽兴聊天。以上这些就是那个年代,农民晚上过的平常而有兴趣的主要业余生活。不像现在经过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有着较快发展,人民生活都较为富裕、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极为丰富。村村都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娱乐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基本上家家有电视,户户有手机。得到了“家有电视观天下,网络点击连万家,一机在手通亲朋,日常生活电器化”。真正过上了“晚上不出门、点点手指尖、能知天下事”的幸福快乐生活!以上是本人所知,仅供交流参考!(原创)


来自网友:清右渔人的回答

吃了晚饭,第一件事是去牛屋院记工分,记完工分,队里政治队长组织社员斗私批修,那时候叫做政治夜校,然后是住队干部讲话,然后是政治辅导员组织学习,然后是队长讲农活安排,一直折腾到十点多才散会回家,睡觉,起床,一天的劳动就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