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神话传说,是怎么来的?是古人凭空编的还是真实的夸大?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6 阅读数:74人阅读
来自网友:苦行骑士的回答

关于神话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或许是很多人小时候一直想探究清楚的一个话题。中国神话传说内容丰富,独成体系,像 *** 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等等上古神话,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它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古人凭空想象还是有历史基础?

中国神话是远古中国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中国早期文学时代的产物。在人类产生早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不可能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来解释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为为何会升落,天上为何会有月亮,人类是怎么来的,为何还有男女之分等等。

对于这些自然现象,我们的祖先感到很困惑,却又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借助于想象、幻想,创造出了一些能够自圆其说或让他们自己能够理解和解释的东西,包括各种上古大神。其实像西方的亚当、夏娃造人以及中国的女娲造人等,这些都是凭空的想象、幻想和联想。

这种想象的神话现象,在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是如此。就是现如今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人,他们依然和古代人们一样,编造关于太阳、月亮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国早期的神话并不发达,根本没有神话的概念,但这并妨碍神话的存在。神话传说就是早期的文化,有些有文字记载,有些只是口耳相传。

我国早期的神话还是比较特殊的,由于很早就有了文字记载,这种文字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对早期社会进行考证的一个根据。早期神话记述多是具有历史性的,我们说的古人对早期自然现象不理解而进行解释的神话,则是到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上古神话,就是对远古历史所作的记述,中国古代神话是历史的一部分。

比如记载神话的《山海经》、《搜神记》、《神异经》之类,都采用了一种历史的记述方式。它们不光是在讲神话,而是在讲述一件真实的怪异故事。而汉代以后书籍记述的神话,如女娲补天、共工触不周山等,这些创世神话都是对先秦哲学思想中提出的理论的一种图解。

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多是历史的神话化,是指本来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人在传说中把它给神化了。但古史派却将神话历史化,比如黄帝、炎帝曾经做过天帝,并推出黄帝、炎帝这些人物原来都应该是神,后来被改造成上古帝王,他们从神变成了人。但这种说法在神话学界却遭到了很多的反驳,原因他们使用的史料太晚。

中国神话丰富多彩,有关于洪水和战争的,还有关于技能文化的。这些神话在古人的幻想解释中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曰月星辰,呈现出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童真美丽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中国神话在文献记载中具有极强的想象性,女娲是北方神话的最早大神, *** 则为南方神话的最早天神。

女娲是造人的始祖, *** 化为天地万物。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女娲炼石补天,挽救人类。中国洪水神话也有南北之分,南方多以雷公出现,北方则多与共工相联系。这类洪水神话主要表达了“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过程。它把洪水与血缘婚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则是塑造了中国古代两位治水英雄,反映了古代劳动者征服自然的伟大胸怀。日月星辰神话中,羲和被认为是日月的母亲。太阳常常与乌相联系,月亮常常与蟾蜍相联系,在日和月的关系上,神话以人类社会家庭关系加以说明,如把它们看成是父与母或兄与妹的关系。

中国神话在文学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神话是对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神话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关系。儒家思想对神话的影响很大,它们试图排除神话中虚幻想象的成分,以便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于是就有了神话历史化的倾向。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时期历史的回音,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它真实地记录了华夏民族在童年时代美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蹒跚的足迹。


来自网友:V盟文史的回答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说起来神话这个词还是舶来品,它本身就包含着变幻和神秘莫测的因素,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神话的话,我觉得高尔基形容比较贴切。

他说:一般来说,神话来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其实人类从劳动到产生想象力,凭空想象出我们离开劳动的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神话并没有脱离实际生活,它其实是某一个时代劳动人民对他们所归属的空间时间,以及世界的认知。

所以我们在研究神话起源,以及历代神话故事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单独的来演绎和解读。

比如我们来看一下神话的起源,原始社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虽然没有我们今天因为房子车子工作各种原因产生非常巨大的压力,也不存在所谓的什么计划经济,他们只是一群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自然的奴隶。

为了生存他们不断的同自然作抗争,在长期的抗争和劳动基础上,他们逐渐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空间有了一些比较幼稚的概念。

当社会进步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双手得到了一些解放,双手的解放促进了头脑的进化,原始人类逐渐基于现实产生了超现实的概念,比如风雨雷电以及森林中大火的燃烧,星球的运转以及各种神秘莫测的天像,他们都无法解释。于是他们把这所有不能解释的现象归于神的管束,他们将这所有的管理人称为神。

他们不仅对各种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连世界上存在的动植物,在认知上他们也存在一定的辖区,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概念。就这样宗教从蒙昧的对神的蒙昧的认知中萌芽,然后宗教统领主宰着人的思想将神的系统和对神的认知进一步完善。

其实这些神话和宗教的产生都是对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一种反映。他们对于自然界许多恶劣的天气气候和星辰变化无法解释,于是凭空想象出来神,神主宰着这些规律,然后所有的星辰运行的按照神的意志在运行。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神,希望神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比如我们非常出名的创世神话 *** 开天以及女娲补天。他们歌颂一切为人类生存而斗争的神,比如说神农、燧人王亥以及创立八卦五行伏羲、教人种植桑蚕的嫘祖等。

我们从流传的神话中还依稀能看到每个工具的产生、使用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这其实都是真实生活中遗留下来一部分东西故事化神化了的结果。后来随着还是社会时代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原始社会,产生了漫长的阶级对抗。

这期间产生的非常多但有反抗精神的神比如蚩尤、刑天、夸父等。而且为了显示等级的不同,统治阶级便把自己的祖先神化,你是统计自己的祖先们村呢威严显赫的天神而奴隶们的祖先则是匍匐在地上,向宋统治阶级下跪的奴隶。

但是即使神化了统治阶级的祖先,也无法阻止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反抗。于是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神由此滋生,这其中的代表有射日的羿,偷盗天帝息壤的鲧等,他们和蚩尤夸父刑天一样都是属于具有反抗精神的神。

由此可见神话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它们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社会生活基础的,也是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反映,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实际劳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期盼加以创造而来。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来自网友:v凡品v的回答

个人认为神话传说和历史文化应该是相呼应的。他们时而交叉,时而又没有任何连带关系。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我们的神话传说多形成于封建神权制度时期。我们的神权制度时间很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神权制度就被百家学说替代了。

但是这些神权制度时期所诞生的各种神话,却被后人加以打磨,形成了鲜明的中国历史神话传说。


我们再看看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神话传说。希腊神话的名气比较大了,但是希腊神话的兴盛时期,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所以他们的神话不代表王室,也不代表宗教。


再来看埃及神话,埃及神话有着浓重的王权主义,他们几乎所有的神都是法老的守护神。


而我们中华文明的神话,应该是和夏、商、周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

那个时期是封建神权专制,我们很大一部分神话有着部落的身影。而夏商周为了打造神权专制,或许会刻意放大神话的效应。

现在无论神话也好,历史也罢,总之这些神话传说能够融入历史当中,就代表着它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每个国家的神话传说和宗教神话是没有联系的,宗教有着自己独特的神话体系。

但是我们国家进入封建王朝后,我们既有的神话传说却受到了宗教神话的影响。

我们的起源神话和佛教神话有着一定的融合,这和封建王朝重视佛教有很大关系。

比如《西游记》里面的妖魔鬼怪都是各路道和仙,而如来神掌却可以一手遮天。

佛教宣扬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还有渡人先渡己、四大皆空、功德圆满等等。 这些和皇家利益是不冲突的,皇家信奉佛教,自然也会劝子民们尊佛信佛。

再回到我们的神话传说,我们华夏的神话传说很多起源于部落。比如钻木取火的燧人氏,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这些都和我们历史起源息息相关。

如果用神话去联想他们,他们个个都是我们的三皇五帝。目前为止,我们的神话体系里,除了 *** 开天不太好对号入座以外,其余的都有原始部落的身影。

比如女娲和伏羲是燧人氏和华胥的子女,还有夸父逐日和大禹治水等等的一些事迹。

最后,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我们现代人也曾有过另外一种不靠谱的说法,说神是自我降维的造人者。

他们个个都是巨人,就好比夸父迈出一步就能跨过黄河。很多人把神理解成为人类生命起源的外星人,这也不足为过。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传说,有的只是后人凭着历史传说和想象力,编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

我们的神话传说还算中肯,按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来说,不至于到了糊弄人和愚弄人的地步。

理解是要有两面性的,每个人一生都会反复思考两个字,那就是“因果。”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这要看个人的思维了。

我们或许都在追寻一个契合点,那么这个契合点或许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的起源。


来自网友:伍未话历史的回答

人类喜欢把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神化。归咎于神的作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理解以后,慢慢的我们现在都提倡无神论。

但是是不是就是说神话故事就都是假的呢?这个也不一定,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频繁在出现的一个故事可能就是真的。比如说东方和西方神话故事中都有关于大水的,西方的诺亚方舟相信都听过,中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也都听过,对于这些事现在很多人都提出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神话故事在《山海经》上面都是有大量的记载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对于先秦之前的研究很多都是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来的,而且这本书也是研究先秦时期中国地理历史最重要的一个依据。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神话故事就是古人捏造出来的,表现出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于追寻事物真理的精神,也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秘密。这个在现在来说人类都还是一样的,大自然的秘密我们现在了解的还不到10%,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寻,当然我不能再用神话的角度来解释了。

还有很多故事就是一些神话小说的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反应,比如说《西游记》里面的很多故事据说都是反应当时明朝时期确确实实存在的,比如说吃小孩心的,据说在当时就有一个大官专门吃人肉的。很多神话故事也是表现了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

所以对于古代的神话故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就说是假的,或者是真的,比如 *** 开天辟地这个故事那么肯定就是假的,是古人对于我们大地的来源的探寻。女娲造人就是对于我们人来的来源的探寻。神话故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来自网友:雅舍闲人的回答

神话是怎么来的?我开宗明义地告诉你:劳动创造了一切,当然劳动也创造了神话,劳动创造是神话的源泉。

神话属于艺术范畴,艺术起源于劳动。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自身,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精神世界。人们的劳动创造活动成为产生神话的源泉。说劳动创造了神话,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重大的劳动创造成为神话的直接素材

人类的童年时期是漫长的,凡是给人们赐福最多的劳动创造,就最容易为神话所吸取或改造。以火和水为例:

火的发明是伟大的,它使人温暖、熟食、驱赶猛兽。我国先民很早就能钻燧取火,《世本·作篇》《礼记·礼运》《论语·阳货》《管子·轻重戊》等古代中国的文献都有记载。火的发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有关火的神话。梁代萧绮在《拾遗记》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神话:“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乌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这样,我们才知道了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治水是上古的一桩大事。据地质学家考证,上古时期曾经出现世界性大水灾。我国古代也经历过多次洪水时代,《孟子·滕文公下》中说道:“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密。《书》曰:‘水警余。’ 水者,洪水也。使禹治水。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先民根据大禹治水的故事,创造了禹的神话,说禹治黄河,在龙门岩洞有野兽衔夜明珠引路,并且有神授给禹度量天地的玉简。禹治长江,在巫山得到淫姬赐给的书,并有天神导波决川,禹治淮水,擒拿了叫无支祁的水怪,并让淮阴龟山镇压,禹自己还变成了熊,用四个爪子扒土,他的妻子涂山氏吓得变作石人,并生了启。

正是这样一些劳动创造,才使得神话更有生命力。

原因之二,有发明创造的杰出人物是神话的原型人物

著名学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说过:“对民有利益的人和物才被尊敬为神,神一定是聪明正直,不害民的。害民的是妖、厉、怪,不得称为神。神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下至猫虎;一类是有关日常生活的物,如霤、门、行、户、灶;一类是曾为民创立新法,抵御大灾大难,勤民事劳苦身死,用武力驱杀暴君的古人。”

凡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有发明创造和突出贡献的人物,人们就经常把他作为神来传诵。如伏羲从事渔猎,教民结网,后稷教稼。以二龙神的例子来说:战国时的蜀守李冰是个真实人物,他在任守时,岷江常闹水患,给人民带来毁坏性灾难,李冰就率领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治服了洪水,使之造福于民。四川人民就修建了二王庙供奉李冰父子,编创了李冰斗蛟的神话故事。

劳动创造之所以能成就神话,原因在于神话本身不能完全凭空构想,神话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最终还是要取材手生活,离开了生活,神话之河就会枯竭。


来自网友:徐朝阳5678的回答

神话是正史的童话版本,由于神话以拟人形式传播天文和历史事件,容易被底层人民所记住,所以这算是正史的补充。


来自网友:杜三机的回答

神话,分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古人对待自然界产生的现象无从理解,加之统治者求实的命令,使得智慧通明的人将揣测事实化。这就是所谓的凭空编造,比如《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本来是故事却被研究者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就成为不明不知者的认知,这就是对神话的由无成有的原因。

第二部分,上古,古代,各行各业都有佼佼者,居家生活也有符合统治者意志需求的典范,以此为推举,将这些真人真事推广传颂,作为传颂作品必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的艺术修饰成分,绝大多数的修饰都在一定的限度内,所以远不及夸大。

第三部分,一个人的事迹不够推崇的标准,需要进行拼凑,类似完美主义,亦或是坊间传颂时,由于误传造成人物事迹混合在一起,成为超级化。

上述三点是道末对中国神话的理解。


来自网友:易经堪舆文化实践的回答

从古人心灵深处的信念中来,久之成为信仰。这种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支撑着我们的民族饱经沧桑而不屹立不倒。


来自网友:东方龙妮的回答

越来越觉得远古的传说或多或少确有其事,不然怎会代代流传?


来自网友:三老爷车的回答

自从仓颉造字(当然也是传说),始有甲骨文一一钟鼎文一一汉简之演化,秦帝国一统天下小篆成为国文,司马迁在竹简上写出史记,中华文明编年史才得以流传至今。

所谓彭祖八百岁,夏虫不可语冰,小年不及大年~其实人类祖先平均寿命可能不到三十岁。在短暂的生命中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文化的传承和累积自然只能靠口耳。

随着社会发展,原始部落向王国进化,在争夺资源的政治斗争中,都宣称自己代表神的意志,代表正统代表天。于是原来崇拜虎豹虫蛇崇拜天地鬼怪的都编出自己祖宗的神话故事,在相互竞争和演化后,代表中华主流文明的一支,即所谓炎黄子孙,演化出龙的图腾、 *** 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直至华夏鼎立进入文字纪年编史,一条完整的文化传承链成形。

神话故事的真假自然不必较真,但它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明的归属和渊源,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是永远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