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30 阅读数:106人阅读
来自网友:i猫猫i咪i的回答

巜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字面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这句话所内涵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就像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万物特别不好的想法。也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做好自己天的职责,地还是守好自己地的职责,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

引申到人类社会来说:有人富贵腾达,有人低贱卑微;有人聪明绝顶,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天地本无爱憎,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来自网友:混沌文化的回答

《道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为我们熟知的体现道家世界观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名著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对老子作《道德经》记载: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在尹喜的恳求下,老子结合在当时衰微的周王朝战乱不断的社会大环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体验,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会和未能得偿所愿的政治抱负,慨然写下五千言而去。

作为道家的经典巨著,虽然全文不过寥寥数千字,即便是在当时文章语言普遍精炼概要的春秋时期也并不多见,但是历朝历代的学者却对之研究了上千年。老子的学说看似粗浅,行文语言远没有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那般晦涩,可是由于他的思想太高、太深,且富于浓郁的乌托邦主义色彩,因而有着很多的争议和见解。

笔者在这里仅展示个人薄见,如有谬误,敬请指正。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原文是这样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仁”的意思。

仁者,从人从二,“从人”容易理解,也就是与人类活动相关。“从二”,其一是表示数量,仁的体现是相互的,是基于另外的对象而具象出来的,个体的独立行为不能说仁;汉字“二”分为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三”则表示天地人三才。“仁”要求人们在道德修行的过程中化去人的私欲和贪念,存天地心,行良善、忠厚之事,自然就会培养出博爱宽仁的品行。

在长达千百年的封建时期里,中国社会素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的文化导向,时至今天仍然对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个“仁”字,据《论语·颜渊》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此可见,这里孔子所强调要通过“克己”去追求的仁,与前文所说的“化人心”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在看到第一句话“天地不仁”时,便已经出现了困惑——既然是要存天地心,为什么又说天地是无所谓仁的呢?

其实,这是儒家和道家学说的根本理论各异所导致的。孔子认为人民的“性相近”,相比天地无私崇高的品德而言,普通人在德行方面必然是有缺陷的,而这种人性的缺陷只能通过仁来补足,最终达到“人伦之至”、道德完足的圣人境界。

相反,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认为,天和地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化去人心、彰显仁爱的概念,因为万事万物在天地的眼中都等同于刍狗。

什么是刍狗呢?

古时候人们将狗作为最早饲养的六畜之一,既可以助益狩猎活动,也能够作为食物储备,在祭祀活动中就成为了献祭神明的贡品;随着文明的演进,社会的物质资料逐渐丰富,狗已经被其它家畜替代,不再作为食物需要,同时狗在生活中也能起到护卫和狩猎的作用。所以,祭祀用的狗便换成了草扎的狗——刍狗,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以青黄色文饰妆扮,蒙上绮绣,缠着红线。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

刍狗在祭祀的时候很受重视,但祭祀完成之后就会被弃置。天地看待万物也正是如此——即使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天地面前都像是没有灵魂的刍狗一般普通,与别的生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仁爱的存在;百姓倘若蒙昧缺乏思想,甘愿顺着世事的变迁而随波逐流,即便是圣人也没有施行仁的办法。

“橐籥”也就是风箱

老子用风箱作比喻,说天地之间的空隙,好像风箱在不断地运动着,内部空无一物,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一旦运作起来便永不枯竭。这就与前文构成了呼应,天地虽然不存在仁,却为一切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万物都如同刍狗一般,自由地走完从新兴、繁荣逐渐过渡到衰败的历程。

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过多地夸耀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还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平和,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一直以来很多人对老子的学说有着误解,认为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过于消极,甚至揣测老子是想要推行某种愚民政策。

事实上,老子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说确实并不适宜,迫切想要建立新型统治的封建阶级不可能会接受这样一套清净无为的学说。

换言之,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和政治模型过于高,高到即便物质与精神文明都极大发达的今天仍旧没有丝毫实现的可能性,以至于最多只能运用于小国寡民的农耕社会里。

在网络上有许多小说一直在滥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说是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只是冷血无情地把万物当作生杀予夺的刍狗来对待,这是不符合《道德经》的核心理念的。“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这是王弼在《道德经》中的注释。这部哲学著作以抽象的“道”为主题,既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治世理论,也蕴含其独特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历史上很多君主也曾利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如西汉初期安定民生的政策,唐太宗对“君舟民水”的践行……

鲁迅先生赞叹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封建统治的以前,还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不断完善的当下,《道德经》都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深刻专研的著作。


来自网友:兮兮说事儿的回答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5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前面两句,很多人非常熟悉,但是对这两句误解的人也非常多。我看楼下的很多朋友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我在这里就不想再“炒冷饭”进行详细的重复了。

我不妨更深一步,来谈谈这句话在整个《老子》文本里的地位和意义。

《老子》其实脱胎于兵家 都是教君王打仗和治理天下的

虽然前两句话知道的人比较多,但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从“圣人不仁”到“不如守中”。

李泽厚先生曾经认为,《老子》这本书脱胎于“兵家”,也就是类似于《孙子兵法》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都是“正言若反”,比如老子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孙子兵法》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你看,本来是要说打仗的,却告诉你,不打仗是最厉害的。

电视剧《老子传奇》中的老子形象

这种思维,我们后来叫做朴素的辩证法。因此,李泽厚认为,《老子》这部书的本质其实也是讲军事斗争和君王治理天下之道的。比如《老子》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句话是说打仗的方法,和《孙子兵法》很像。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典型的君王治国之道。

所以,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思维去考虑老子的文字。

那么,其实老子前面讲天和圣人,其目的是一种类比说明。告诉君王,作为圣人,要符合天道,要仿照上天行事。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来整体看这句话了。

“刍狗”没有贬低的意思 其实是褒义词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地是没有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它对于万物是没有什么看法的,可以任凭它们生长。请注意,这里的“刍狗”可不是骂人。所谓“刍狗”,其实是祭祀所用的,用稻草编的狗。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于祭祀是非常注重的,只有贵族才能作为牺牲品(我们今天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古代,人们出于原始的信仰,很多人觉得被当作祭祀品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这证明你可以与上天相见)。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地不会把万物当回事,当祭祀品,老天爷不会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后面“圣人不仁”,其实是告诫人们或者君王,你作为“圣人”,就要让老百姓自然发展,不要去管他们。天地犹如风箱,“橐籥”音坨月,意思是风箱。天地犹如风箱,虽然空虚但不会停止。因此,请注意,老子类比了很多自然现象之后说,作为君王,不要颁布那么多政令,这只会让你的国家加速灭亡。

由此,我们就可以之道,老子其实是在说治理百姓之道。当然,现在很多人把《老子》这部书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就是《老子》是“反智”的,也就是说它宣扬的是愚民政策。那么,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老子》里面的百姓永远都处在被动地位。

最早的《老子》版本并没有这句话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老子》版本,被称作通行本。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出土过马王堆《老子》。上世纪90年代,又在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过郭店《老子》。

郭店《老子》被称为最原始的版本,里面一共才1086个字。根据学者的推测,这应该是最早的《老子》版本。里面的文字也与现在有着巨大的不同。

现在通行的版本应该是被后人不断传抄、添加形成的。在郭店版本中,根本没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直接就是“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那么,前面的类比就很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并非老子原意。


来自网友:梧桐树边羽的回答

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个人的思想主张,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经》到底说的是什么,才能理解他书里面话的意思,不能单独片面的理解。

而天下者众,最不喜欢的就是埋头苦读,最喜欢的就是想当然并且拿来就用。所以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经常出现在影视剧里,江湖好汉要对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时候最喜欢用。意思就是你们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当人,只当做狗!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老子的韵文念起来掷地有声,声壮气粗,就显得特别有道理,所以没有读过《道德经》的老百姓还真以为这是老子说的意思,就是该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出处,不能通读全文,至少知道这一章说的什么,这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先看几个古词的意思。“刍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时候要来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摆个样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东西。“橐龠”,橐(tuó)龠(yuè),这个东西呢,就是咱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打铁的用的风箱,橐是口袋,龠就是节奏感。

我们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他的宇宙观中最本源的是什么?“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遵从“道”来自生自灭,不用“有为”来横加干涉。你的“有为”只会违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并没有好坏善恶忠奸,只有遵“道”无为和逆“道”有为。

那么在老子的思想里,人和刍狗有没有区别?并没有。天和地又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不过都是遵循自然之道运转的机器而已,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万物,并不自以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情,生万物而平等视之,任你自生自灭。“圣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管理百姓,也没有偏颇轻重,一视同仁,任百姓休养生息。

个人见解,《道德经》,包括诸子百家的作品,其实都是国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于后世的演义,与本身文字无关。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之间的大道啊,就像个大风箱啊。“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看上去里面什么都没有,却一直都在生息着万物。越是活动折腾,越是产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虚,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浅,不如安守内心虚静。

通篇解读下来,你就会知道“刍狗”在这里毫无贬义,老子也并没有对天地、苍生、刍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诉你,宇宙万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复,“无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顺应“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结果。

生死,也不过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来自网友:煮史问道的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理解与解答。

字面意思:

天地无所谓仁慈或不仁慈,天地待万物就像人们祭祀完毕之后,待驺狗(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物品)一样。



进一步解释一下:

人们祭祀完毕之后,那些祭祀用过的驺狗就留在那里了,顺其自然,可能会被风吹走,可能会被水冲走,最终会按照自然规律消失,这样即可,无需刻意拿回家(祭祀活动用过的也适合于拿回家),这里面没有仁慈或不仁慈的概念。

天地待万物也是这样,还下雨下雨,该刮风刮风,冬寒夏热,春暖秋收,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


再进一步解释一下:

人们在祭祀的时候,似乎待驺狗非常仁慈,虔诚而恭敬;祭祀完成之后,人们就把驺狗留在那里,谁也不会去占有,谁也不会拿回家,顺气自然,这样看起来似乎是不够仁慈。其实不然,这样顺其自然就好,无所谓仁慈或者是不仁慈。

天地待万物也是这样,大风掀翻了人们的房子,暴雨冲毁了人们的庄稼,看起来好像是不够仁慈;春时天气转暖,让人们可以播种,然后夏天给予充分的日照,使得作物生长,这样看起来好像是很仁慈。

其实不然,天地并没有仁慈与不仁慈的概念,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

天地在抚育万物生长之后,就像人们对待驺狗那样,也是一分一厘都不取,都任其自然,顺其自然。

以上解释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里讨论。


来自网友:后明星1234567的回答

其实这句话不难理解,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吧,那么大一个城市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移为平地。在有海啸,大家在电视中也看到日本海啸中的损失,在有台风瀑雨,那个灾难发生时,万物与刍狗有分别么?就连树木野草都难辛免,人与动物都难逃脱。所以圣人说的没错


来自网友:历史宝藏的回答

这是一句经常被误读的名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天地无情无义,将天下万物当做祭祀完后摆在祭台上的草扎的狗一样,不管不顾,甚至任人摆布。

给人一种天地无情的感觉。

这是字面意思,也是一种不正确的解读。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地是在“道”的范畴下运行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如果真的按照上述解读,则天地就失去了客观的位置和作用。明显与老子和《道德经》的思想基调不一致。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天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万事万物在天地之中,自有其盛衰过程。

然而为什么这句话经常被误读呢?

源于古人对天地的敬畏。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诞生于小农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农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依靠天地。吃饭靠天,毫不夸张,一场旱灾,一场水灾,都能成为小民性命攸关之难关。

看到不可思议之事时,很多人潜意识会叫出来:天啊! 也是同样的道理,无形中还是天为大。

但是老子并非不知天威,而是在此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超脱了“福祸”这一层,达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正是老子所追求的“无为”,顺乎自然,合乎天理。

综上,如果再在小说或者影视剧中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句,不要忘了其真实涵义。

欢迎您的评论与点赞,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来自网友:庄周爱骑马的回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初读此句,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把它理解为:“天地是不仁义的,他视万物为蝼蚁猪狗,圣人是不仁义的,他视百姓为蝼蚁猪狗”

后来通过了解学习《道德经》才发现错得有多么离谱。

这句话网上有几种说法,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便是

”天地是没有所谓的仁爱与不仁爱的,他看待万物都像是用草扎的小狗一样,圣人是没有所谓的仁爱与不仁爱的,他看待百姓就像是用草扎的小狗一样”

要知道老子写《道德经》是为帝王写的,老子通过天之道、圣人之道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让帝王明白为帝之道。

天地,圣人看似不仁,无爱,实则是大仁不仁,大爱不爱。他们是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好恶而干涉事物的发展。圣人不会因看谁顺眼而扶持他,不会因看谁不顺眼而灭掉他。人们种下的因必然会承受结出的果。这便是“道”,而不需要外在的力量强加干涉。

所以后面老子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把天地之间的空隙,形容成一个大风箱,说它的内部空空无物,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并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人如果过多的自我炫耀,就会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空虚。这也是说给帝王听的。

风箱正因为中空,运转起来才会生生不息,世界的客观规律也是如此。如果风箱中被塞进一些东西呢,有了人为的强加干涉,他是否还能运转不息呢,规律还会运转如意吗?

所以老子是要告诉帝王,对百姓真正的爱,并不一定是表象的爱。只有遵循可观的发展规律,不以私心强加干涉,才是长久之道。

老子曾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因为古时人们把鱼做成菜时,是不去头尾内脏的,整条鱼直接放入锅中,尽可能保持鱼的完整。

老子的意思是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

无为则无不为,无为才是长久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

帝王之道也是如此,皇帝不自私,处处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则君民和睦,如此才是国家的长久之道。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实就是以天之道,圣人之道劝告皇帝,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不以私心强加干涉,不以好恶来区分看待百姓,才能君民永结同心,国家长治久安。


来自网友:danyboy的回答

这句话很流行,一度还总被人用错,特别是用作批判统治阶级或是精英阶级的“罪证”:你们看,圣人居然说老百姓是狗。

还有人说:这句话是说在天地眼里,万物是平等的;在圣人眼里,百姓是平等的。认为这与“齐物论”类似。

这些年随着古典的普及,这句话已经不难理解了,很多人都知道人家《老子》里不是上面这两个意思。

不过今天,篇幅有限,咱们就只说说这句话在原典里的本意,引申的事情,留给大家。

先来看这句话的原文和全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首先,前辈朱谦之的《老子校释》解决了这篇的文字问题,虽然这句话版本众多,很多字词彼此有不同,但上面我引用的文字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好了,开始进入正题。咱们重点就从大家最关心的刍狗说起。

“刍狗”这个词,三国的王弼曾经解释为“刍和狗”,解释为两样东西,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更早的《庄子 天运篇》、《淮南子》等都对刍狗有详细的解释。综合这几篇古籍的意思,就是把草扎成狗的样子,再披上锦绣,加上纹饰,缠上红丝,当做祭祀时的用品。举行祭祀仪式时,卿大夫们要恭恭敬敬的抬着刍狗,像抬着神灵一样进行祭祀。

等到祭祀一结束,这刍狗就没用啦,既然是用草扎的,该用来当柴火烧就烧掉,该扔掉就扔掉了。

所以,与天地之广大相比,万事万物无论是山川河岳,还是浮游尘埃,在天地(宇宙)的“眼里”,都和刍狗一样,有时候非常尊贵,有时候又非常卑贱。从高贵到卑贱,从卑贱到高贵,这是万物自身的变化所致,并不是天地所干预,也与天地无关。

因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不是把万物当做狗,也不是把万物视为平等之物,而是强调在天地面前,万物就像祭祀品,高贵是万物自我的增加虚饰,卑贱也是万物自身的属性,均不在天地的关注之内,是“与我无关”

仁,就是无所谓好恶的意思。

所以,接下来一句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圣人与百姓的关系,就像天地与万物。百姓的尊与卑,譬如孟子要“民为贵”,法家要以民为富国的工具,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义的圣人(不是儒家所说的圣人了)眼里,都是无所谓尊无所谓卑的,是“与我无关”。

这两句话虽然有名,但其实只是为了说明后面的话:天地就像风箱,空虚无碍,越折腾事儿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么意思呢?就是真正的圣人,真正的统治者,应该把握无为而治这个“中”,不折腾,随着百姓自己尊卑变化,而不是去用仁义道德干预百姓的生活。


来自网友:微笑吧北极的回答

天地不仁,意思就是天地没有偏私,并不亲、爱、忍谁,没有特别的袒护。

以万物为刍狗,意思就是既敬重这些物,又不把这些物当成累赘。任由事物生、发、衰、败,这就叫把万物当刍狗。


前方小知识点来袭(๑•̀ㅂ•́)و✧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祭祀品,通常是用木棍、草等扎起来的模仿牛呀,羊呀,狗呀的仿真物,用来祭祀祖先或者其它的尊神,这种东西就叫刍狗。

庄子有段故事讲得非常好,说的是在祭祀活动时,人们把这些刍狗神圣地供着,大家都虔诚地跪拜,完事后,没人管了,甚至散场时人潮拥挤,还把它踩烂了,随后,捡柴禾的人捡回去当柴禾烧了。为了避免出现这样对待刚供完的刍狗,不让大家心里不舒服,所以后来就发展成事后把它烧了,烧的过程中让它自行燃烧,不助燃,有些还演化成祭祀活动的一个环节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

天地用自然的法则驾御万物,并没有对万物施以特别的仁爱和恩惠;圣人对百姓也没有仁爱之心,只是引导着百姓顺应自然的生活——生老病死。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整个宇宙就好象是个大风箱:好象很空洞但却运作无穷,越是运用,开发产生的东西就越多。越向外求证,具体的法则越多人反而越迷惑、越困穷,倒不如安守空灵的本心。